如果你稍微對梵谷有點研究,應該對於他早期作品《吃馬鈴薯的人》不陌生。
來到荷蘭3個月,我認為梵谷的詮釋甚是完美,因為即使是21世紀的荷蘭飲食風格也大致如此。
陰鬱、乾枯、求粗飽,
不管是「梵谷眼中吃馬鈴薯的人」、還是「看梵谷畫的吃馬鈴薯的人」,都很難從中體會所謂「吃東西的愉悅」!

當然,荷蘭境內有不少好吃的食物/餐廳,不過大多是外來者或移民帶進荷蘭的家鄉味或是創意料理(fusion cuisine)。除了異國料理,大概只有路邊攤炸物能勾起荷蘭人對食物的慾望。
以下介紹的炸物,都是我和半獸人先生移居荷蘭百吃不膩的B級美食,如果有機會來荷蘭旅遊(又不想花大錢踩雷)千萬別錯過喔!
#1 炸薯條
美乃滋狂熱
荷蘭作為馬鈴薯大國,薯條是無庸置疑的美味。比起狂愛番茄醬的美國人,荷蘭人更熱衷用薯條沾美乃滋,也因如此,荷蘭約定俗成的『薯條醬(fritessaus)』就是美乃滋!
無論麥當勞、肯德基、IKEA還是路邊炸物攤的薯條醬,在荷蘭都需要額外加價購;一小包沾醬雖然很貴(€0,6~€1不等),但荷蘭人還是像不用錢一樣死命買來沾薯條,就知道荷蘭人對美乃滋有多死忠。

海上霸權味——咖哩醬
除了美乃滋,咖哩醬也是荷蘭薯條的傳統沾醬。不是印度咖哩也不是日本咖哩,荷蘭咖哩醬是過去殖民香料群島——印尼 的滋味。
2022年10月我和半獸人先生初次來到荷蘭,恰好與同班機的台塑綠能長官一起搭車前往Eindhoven;一路上他老人家像跟孫子孫女講人生故事一樣,與我們分享許多荷蘭/歐洲生活的“dos and don’ts” 。
其中一項「必吃」,就是咖哩風味薯條。
一開始我一直以為荷蘭薯條的咖哩醬,是像台灣麥當勞『搖搖薯條』那種重度印度咖哩粉辛香辣味風格。
殊不知,這種咖哩醬吃起來甜甜的、稍微有股油蔥味,這滋味和結婚時在印尼峇里島吃的風土料理根本一模一樣,原來是曾經海上霸權的帝國餘韻!

你問我咖哩薯條好吃嗎?
嗯,淺嚐即可!那股衝腦門的甜,連台南媳婦都難以招架!
#2炸魚/花枝/綜合海鮮
#3西班牙『油條』吉拿棒
其實在荷蘭,只要是「現炸」的東西,都值得嘗試。來自西班牙的churros(吉拿棒)也是我和半獸人先生在荷蘭常吃的路邊小點心。
2個人點小份即可,可選擇撒糖粉或肉桂糖粉(不需加錢)。如果要另外淋醬(nutella巧克力醬/ 黑巧克力醬/ 焦糖醬)都另外需加€1。
熱騰騰現炸的吉拿棒,灑肉桂糖粉並淋濃郁的nutella巧克力醬,是逛市集時最完美的小零食,完勝韓國網美吉拿棒!

#4期間限定『荷蘭年糕』Oliebol炸甜甜圈
最後推薦的是我個人最愛的必吃炸物:oliebol(炸甜甜圈)。”olie” 是「油」,而oliebol就是炸甜甜圈,是荷蘭新年一定要吃的食物。
根據半獸人先生的荷蘭同事,傳統上過新年時家家戶戶都會自己炸oliebol並送給鄰居分享慶祝。我一聽到這個說法,立刻把oliebol定義為『荷蘭年糕』!
畢竟,「把生麵團拿去炸並裹上糖粉」這不就是台灣人過年炸甜粿的概念嗎?
一般來說,oliebol炸物攤販會一路從聖誕月賣到新年;不過因為Eindhoven每年秋天(11月中旬)都有GLOW燈節,所以這裡的攤販從11月就開賣oliebol了!

Gebak餐車
“gebak”是荷蘭文「甜點」,通常這種甜點餐車除了oliebol也會賣比利時鬆餅。


除了原味(裹糖粉,如右圖),還有蘋果口味(applebol)、葡萄乾口味、士力架口味,每種都讓人欲罷不能!
我最喜歡的就是剛炸好的applebol(蘋果炸甜甜圈)。

鬆鬆軟軟的超好吃,一口咬開裡面是酸酸甜甜的蘋果醬以及一抹誘人的肉桂,放涼後會酥酥QQ的也十分美味。每次經過Eindhoven女王百貨前的廣場,都必須買一顆炸甜甜圈解饞!
至於卡路里和熱量
嗯,荷蘭人真的沒有熱量焦慮誒!
因為在荷蘭,人人每天都「城市飛輪」狂飆腳踏車通勤,熱量消耗超快,脂肪根本來不及堆積就被代謝掉了!

倘若聖誕月/新年期間來荷蘭玩,只要看到閃亮亮燈條和絢麗奪目的霓虹燈,八九不離十就是荷蘭甜點餐車,千萬別錯過好吃的『荷蘭年糕』oliebol喔!
究竟什麼是「荷蘭食物」?
我覺得與其說是某種特定食物,倒不如是荷蘭的料理精神——快速便利補充熱量,而油炸物恰好完全符合這種荷蘭料理精神。
在荷蘭不知道要吃什麼的時候,打安全牌點炸物準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