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拉麵其實和咖哩、紅豆麵包、壽喜燒一樣,都是日本明治維新後的舶來品!
最早被稱為「南京蕎麥麵」或「支那蕎麥麵」,二次世界大戰後「支那」一詞敏感而又改稱為「中華蕎麥麵」。
一直到米飛最愛的日清杯麵創辦人安藤百福「雞湯拉麵」誕生後,中華麵才普遍被統稱為拉麵並衍生出許多地方風味拉麵。
叉燒、高湯、麵條,成為日本拉麵基本公式。
捨棄肉與骨頭如何一麵入魂?
完美處理豆製品素料,顛覆對叉燒的刻板印象,讓人魂牽夢縈香氣十足的素火腿叉燒!
台南『米街』有個堅持茹素的老闆做到了!從接待/介紹/煮麵/洗碗都一手包辦的「一人廚房」純素中華そば。
紅色、雷文、小吧台 一人廚房拉麵風情
古樸的牆上貼有完整日文菜單
(由左至右)上排|辣味沾麵、味噌沾麵、加麵、叉燒麵、中華拉麵

(由左至右)下排|擔擔麵、醬油拉麵、泡菜拉麵、極樂拉麵、地獄拉麵
每天提供拉麵並非全品項都有
店內只有7個座位,入座後老闆會介紹素食小菜(關東煮、涼拌豆腐)和本日提供的拉麵特色;除了拉麵外,素食關東煮也是熟客常點的人氣單品喔!

Miffy’s Choice 味噌拉麵&中華拉麵
不同於許多拉麵店可客製化選擇麵的硬度/蔥量/濃味或淡麗,純素拉麵店(至少我內用那天)只有統一的口感與口味,對於有選擇障礙困難的客人倒是如釋重負。

2017年中華そば還叫做「太郎中華拉麵」的時期,據說是可以調整麵條硬度的,但2022年1月米飛內用時老闆並沒有特別說,推測應該是沒有客製化了。
中華拉麵 NT130
中華拉麵是米飛心中最愛,推薦初次造訪必點!
以素高湯、醬油、素沙茶調製的醬油風拉麵,配上脆脆爽口的筍乾和豆苗,麵湯淡雅卻不斷刺激食慾。

刷上醬汁炙燒的素火腿叉燒散發誘人的香氣,果然不能小看「田裡的肉」豆類製品的魅力。
味噌拉麵NT130
半獸人先生則選擇濃郁的味噌拉麵。
以味噌及豆乳(濃豆漿)調製湯頭有種偽豚骨的濃厚錯覺,搭配混合蒟蒻和豆類製成的素火腿,口感很像舒肥雞胸肉。
味道比例上豆乳大於味噌,吃起來十分濃郁過癮,是素食拉麵巔峰之作!


不吃素料可選擇將素叉燒替代為杏鮑菇。
泰國香蕉豆奶NT40
飲料櫃提供泰國水果調味豆奶,嘴饞的半獸人先生忍不住拿一瓶懷念「泰味」。
不同於韓國的香蕉牛奶,這隻泰國香蕉豆奶甜甜又有點水果的酸(?)和真正現打的香蕉牛奶味道落差蠻大的,不過可能對泰國人而言就該是這個味?
半獸人先生覺得美味但米飛喝了一口表示震驚(很衝突的味道),總之香蕉豆奶喜歡與討厭的評價兩極,各位自行斟酌。

【中華そば】是米飛和半獸人先生第一次吃素食拉麵,吃完不會過鹹負擔,綜合體驗十分美好。難能可貴的是【中華そば】並非一昧模擬傳統葷食拉麵口味,耐人尋味的湯頭及食材排列組合值得耐心排隊等待。
昭和角落生物
【中華そば】店舖內昭和懷舊氣氛濃厚,除了牆面上的手寫菜單、日本明星海報和日曆,卡帶收音機、古老的時鐘和風扇都展現老派復古風情。




那張1987年的《大白鯊:大報復》海報比米飛還老!
從妥善保存的海報到閣樓中停止跳動的老時鐘,【中華そば】讓人置身昭和晚期,那股率性純真如同純素拉麵一般令人悵惘回味無窮。
如果身邊有茹素家人朋友真心推薦一定要來吃吃看那令人驚艷的素叉燒!
【中華そば】店舖資訊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新美街2號
粉絲團:@純素中華そば
營業時間:週六&週日12:30~21:00 週一、二、四、五17:30-21:00 (週三公休)
訂位方式:現場候位
付費: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