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回答1988》雙門洞的寡婦善宇媽媽做飯極難吃是鄰里皆知的公開秘密,體貼的善宇總是稱讚媽媽的菜做得超好吃,從巨鹹的蛋煎火腿到詭譎味道的咖哩,善宇都為了不傷媽媽的心總是吃得津津有味。但是,當善宇媽媽開始喊隔壁『鳳凰堂』老闆“歐爸”時,不知道是善宇媽媽真的很會做黃瓜泡菜?還是愛情滋潤了長久枯萎的心?
總之,今天餐桌上的黃瓜泡菜讓資優生善宇發自內心瞳孔地震尖叫:「媽~這真的超級好吃啦!真的啦!」
但是,如果你以為黃瓜泡菜是什麼千年傳統醃漬品,那就真的是大錯特錯了!事實上,我們熟悉的韓國辣味泡菜左不過百餘年歷史呦!

黃瓜泡菜(2-3人份)
小黃瓜 3條
水 600ml
鹽巴 60g
青蔥 200g(亦可用洋蔥取代)
韭菜100g(沒有亦可)
蒜頭 6瓣 (磨成泥)
粗辣椒粉 2茶匙
細辣椒粉 2大匙
韓國魚露(玉筋魚汁)1/2茶匙
砂糖 2大匙
韓式梅子汁 1大匙
哥倫布大交換輾轉誕生的紅色泡菜
因「後見之明」我們早已知悉全世界辣椒原產地只有中南美洲。
15世紀大航海時代西班牙無敵艦隊領頭羊哥倫布在1493年第二次橫渡美洲時,船醫Diego Álvarez Chanca 將辣椒帶入西班牙,並隨著貿易船隊流入亞洲殖民地,最後傳入中國、印度、日本以及韓國。
雖然辣椒隨著16世紀的壬辰倭亂(又稱文祿慶長之役、萬曆朝鮮之役)已經進入朝鮮半島,但一直到19世紀文獻中才有用紅色辣椒醃漬整顆白菜泡菜或是小黃瓜泡菜的官方紀錄。
因此確認酸辣的發酵文化在今日朝鮮半島只不過100多年的食用歷史喔,在那之前韓國人吃的醃漬泡菜比較像現在的蘿蔔水泡菜和白泡菜!

壬辰倭亂是16世紀(1592-1598)中國明朝萬曆、日本豐臣秀吉和韓國朝鮮王朝的東亞霸權大亂鬥,最後是由明朝和朝鮮聯合抵制豐臣秀吉的航海王野心。
夏日食物保存大法 發酵文化代代相傳
『米』字雕刻後泡澡30分鐘
先將小黃瓜洗乾淨後切成三段,

再來需要盡可能順著小黃瓜的彎度,用小刀子切割『米』字而且注意不能切斷(大約留半截拇指的長度)


朝鮮時代《林園經濟志》記載的做法是將小黃瓜中切三刀,將辣椒粉、大蒜放入使小黃瓜入味。朝鮮宗家會在盛夏小黃瓜爆量的時候將小黃瓜泡菜呈上長輩的餐桌上,因此也被視為最具代表的夏季泡菜。
接下來將水(600ml)和鹽巴(60g)煮沸,



熱鹽水倒入小黃瓜中浸泡30分鐘,泡過熱水澡的小黃瓜會變更脆喔!

接著用流動的飲用水將小黃瓜沖洗乾淨,就可以準備塞辣味醃料囉!

製作醃料塞入黃瓜 3天後發酵完成
將青蔥(200g)、蒜泥(6瓣)、粗辣椒粉(2茶匙)、細辣椒粉(2大匙)、韓國魚露(1/2茶匙)、砂糖(2大匙)、梅子汁(1大匙)倒入碗中均勻攪拌,


最後出動塑膠手套,將辣醃料塞進小黃瓜縫隙中、均勻塗抹外側,放入乾淨消毒過的玻璃容器中放進冰箱保存。雖然馬上吃亦可,但根據米飛自已的經驗耐心等待3天後風味最佳!


強烈建議煮夫煮婦們務必戴拋棄式手套進行抹醃料動作,不然辣椒粉和玉筋魚汁會讓你的雙手充滿『小美人魚』限定款海味喔!
常備菜
煮夫煮婦受用終身的配菜特輯
所有文章內容/圖片未經創作者同意禁止複製/轉載重新編輯上傳!
7則留言 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