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保險自負額】降低保費成本、轉嫁必要風險

自負額是常見的調降保費手法

在風險控管的世界觀中,【保險自負額】某種程度上是保戶和保險公司「談判」的協商產物。也就是說,保戶自願承擔的損失愈高、保費就會愈便宜

常見有自負額的保險類別:
1.健康醫療險
2.責任險
3.汽車險
4.工程險
5.水險

舉例來說

我目前生活地(荷蘭)的全民健康保險,基礎內容的保費是€117.28、保險自負額是€385。荷蘭健保基礎內容又分為兩大類,一般感冒/生病都可以在不需要額外付錢的狀態下全額由保險公司負擔;但若是住院/救護車/儀器檢查這類高額醫療費用,需要超過€385,保險才會啟動。

在這個框架下「風險控管」概念確實能有效發揮節省成本。以荷蘭健保為例,每調高€100自負額、每月保費減免€4。

當然,投保前你需要仔細研究並進行「市場調查」。尤其是一些台灣健保直接囊括給付但當地需自行負擔的常見高額醫療成本,例如:救護車多少錢?一人病房一天自付差額?照X光多少錢?

評估後倘若覺得「損失到達某個程度以上才想風險轉嫁」那麼在保險防護網中架設自負額機制,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種有效調降保費的風控模式,可最大化運用有限資源打造個人理想生活。

誰適合啟動【保險自負額】省費機制?

我認為【保險自負額】適合喜歡自行查閱資料、全盤掌控各種細節的人投保。

倘若你具有上述特質,相信你已經具備足夠的風險轉嫁意識與醫療收費常識,得以運用足量對等資訊評估/承擔自負額帶來的益處與風險。

以過去在保險業所見所聞,我觀察發現理工科教授/醫師/護理師/會計師/律師十分熱衷追加【保險自負額】作為自己與家人的保單設計調降保費。

「咦?怎麼都是高收入族群喜歡這種設計?」也許你會覺得很奇怪,但我倒覺得一點都不意外。

以我個人過去經驗來說,這幾類職業的保戶不太跟風、於投保前喜歡逐一解構保險內容的意義、功能與核心價值。

不過,如果你討厭麻煩瑣碎的事情而且期待無論任何狀況所有損失都全額(甚至多拿)賠付,那麼【保險自負額】真的一點都不適合你。在沒有完全理解並認同【保險自負額】遊戲規則前,千萬不要貿然為了貪圖省保費、結果理賠時再怪東怪西悔不當初喔!

米飛愛生活

我是米飛, 曾擔任富邦人壽業務主任,2018 年起轉任全職煮婦兼自由作家。在空閒時間,我喜歡撰文分享過去協助顧客理賠申請的打怪經驗!

線上理賠諮詢

《完全預約制》
Mon – Thur 10:00 ~ 17:00
收費:NT500/次
諮詢時間:30分鐘/次

miffycares.service@gmail.com
我們將以email與你確認預約時間,如果一陣子沒有收到確認信件,務必檢查有沒有掉入自己的『垃圾』『廣告』信箱喔!

竹科太太米飛

自負額型理賠案例分享

所有文章內容/圖片未經創作者同意禁止複製/轉載重新編輯上傳!

廣告

4則留言 追加

  1. jf7642 說道:

    舉的例子好清楚喔喔喔!漲姿勢了~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