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跌倒重創頸椎脊髓治療與理賠要點彙整

高齡社會的殘酷殺手——跌倒

過去因工作的機緣為連結在地Start-up科技團隊與高齡社會設計需求,因而有幸拜訪新竹榮民之家並進入場域實際參訪。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簡報交流時,無論是榮家首長還是護理師都迫切指出,目前所有照顧機構最大的共同痛點就是跌倒警示。

「不打緊!」、「沒什麼」、「以前年輕時操練受傷更嚴重」

老人家摔不得,嚴格遵守紀律與尊嚴的軍人爺爺們更是跌不起,甚至為了面子隱瞞摔跤延誤治療的案例層出不窮。

高齡長輩嚴重跌倒經常演變為長期臥床甚至致死,根據2017年台灣衛福部調查顯示,65歲以上的高齡者死因排名第一為交通事故,第二名即為跌倒。

藉由高齡行為設計導入適切的科技,把握黃金48小時搶救時間,醫療與科技確實能在第一時間救援跌倒的長輩,但從醫療介入開始,龐大的醫療費用、輔具開支、看護支出等⋯⋯變成家人的另一道魔王關卡。

|當理性與感性看法相悖時,你應該要相信自己的心

就是這顆不捨家人的心,讓我們往往不理性承擔超乎自己能力的照顧與療養費用重擔,但若有足額的意外保險防護網,至少能轉嫁龐大支出的殘酷現實面,無論是照顧者或被照顧者,都不會因『錢』這件小事情彼此過意不去。

跌倒重創脊髓漫長無盡頭的治療期程

這次故事的主角是陸軍高官退休的K伯伯。

K伯伯的父母隨著國民黨撤退到台灣,官拜少將退休後,在台北及新竹地區均置有房產,一雙兒女都在美國唸書工作,太太亦是國立大學公務員退休,二人的退休生活可說是非常舒適。

2014年的春日早晨,浴室傳來『嘣!』的一聲巨響,K伯伯與太太的生活瞬間豬羊變色,墜落徬徨無助的無底洞。

看得見的費用:住院期間醫療費用

預想得到的支出:病房費、膳食費、臨時看護費、手術費用、醫療特殊材料費

隱形支出項目:居家休養

隱藏成本:營養保健食品、長期看護、居家環境改裝、交通移動成本

復健的困難:從床上到床下的距離

有人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冬天被窩裡和被窩外的距離;然而,對於臥床失能的人而言,所有離開原地的位移都是世上最遙遠的距離。

許多行動不便快速惡化的主要原因,幾乎都是因為無法定期定量往返醫院確實復健,除了患者有堅強復原的動力與毅力,更需要專業的外部資源系統支持。移動不便?不看體況、依需求量身定制的點對點『復康巴士』多扶接送

在身心障礙鑑定冗長的評估尚未通過前,若能得到可負擔的適當輔具及友善的往返醫療接送服務,脊髓損傷者及主要照顧者興許能更從容踴躍回醫院復健復能,避免太快進入完全失能的泥沼中。輔具家AtHome科學配對尋覓每一階段最適切的輔具!

一次搞懂意外險遊戲規則

許多人因不了解而徬徨,其實保單條款沒有那麼難懂,只需要在密密麻麻的條款中尋找關鍵字眼並確認給付條件,就算是保險麻瓜也能即時幫自己一把!

以單一事件為給付限額的意外實支實付醫療

意外實支實付醫療與俗稱『住院實支實付醫療』是兩種不同的險種。

住院實支實付醫療顧名思義啟動條件是『住院』,不管是因為疾病或意外造成的正當住院行為都可以在投保限額內,依自費金額申請保險金。

米飛保險豆知識|許多保險公司的住院實支實付醫療條款中有明定開放門診手術亦為理賠範疇,但其給付內容與範圍認定也有不同的規定,因此投保前務必確認細讀。

意外實支實付醫療的啟動條件是『外力撞擊造成的意外傷害』,無論是門診擦藥、門診手術、住院手術、住院治療,即使治療療程長達好幾年,都視為同一個事件限額,依自費金額於投保限額內給付。

住院醫療保險每一次住院天數給付上限

倘若醫療團隊建議需密集進行復健治療,有投保住院實支實付醫療和定額型住院醫療的朋友記得查閱條款中每一次住院的給付上限與但書。

富邦人壽〈享安心住院醫療定額健康保險附約〉為例

同一次住院之「住院醫療保險金」之實際給付住院日數,最高以三百六十五日為限。但被保險人因精神疾病住院,不論是否為同一疾病或同一次住院期間,每一保單年度之「住院醫療保險金」之實際給付住院日數,最高僅以九十日為限。如被保險人出院後,又因同一傷害或疾病於同一日入院診療時,該日不得重複計入住院醫療日數。

翻成人類的語言大意是這樣的👇

#1如果不是因為精神疾病住院,每一次住院最高給付住院日額是360
#2如果是因為精神疾病住院,從年繳保單的繳費日開始算一年內,最高只能給付住院日額90
#3如果出院後同一天馬上因同樣原因住院,不能重複算住院天數。

老實說,如果保險公司放棄公文書行那套八股文,相信大家也不會因為懶得讀條款而無法理解自己完整的投保內容與保障價值吧?

住院實支實付醫療險兩次住院區間需間隔多久視為不同次住院?

接續上述的論點討論,既然同一次住院視為同樣的醫療險額(手術費、醫療雜項費用),住院不僅需負擔病房費,許多時候還會有突如其來的手術及醫療費用,當限額不夠用但又需要住院治療時,需妥善規劃每一次的住院日期。

以富邦人壽〈新住院醫療定期健康保險附約〉為例

被保險人於本附約有效期間,因同一疾病或傷害,或因此引起的併發症,於出院後十四日內再次住院時,其各種保險金給付合計額,視為同一次住院。

翻譯為白話文就是:

兩次住院區間需間隔14天以上,因同一個原因(疾病/意外)的住院實支實付醫療限額可以分開計算。

之所以要斤斤計較住院天數與給付天數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大部分長輩健康的時候,因疾病或意外造成的失能保險尚未推出,無法啟動長照防護網;因此若不幸發生嚴重意外創傷時,只能善用住院醫療來轉嫁居家療養的成本與風險。

米飛保險豆知識|2021年台灣Covid-19疫情蔓延,醫療體系逐漸疲勞匱乏,許多保險公司於2021年5月底公告住院醫療融通認定方式,限期若因重大疾病但迫於疫情只能門診治療亦可視為住院行為,大家可同步與投保的壽險公司確認細節。

嚴重意外事故理賠請領須檢附申請文件

台灣擁有自家專屬醫院救護車非常少,大多路上行駛的救護車都屬於救護車公司,因此出院時醫院無法協助開立救護車收據,需另外拿著『救護車費用證明憑證』向救護車公司索取正式的收據申請理賠。

醫療保險原則上僅就醫療院所開立的『醫療收據』賠付,然而上述護具因大多醫院均無販售但又是醫療必須用品,因此開放可接受藥局廠商開立的二聯式發票。

謝謝你耐心讀完最重要的意外理賠申請指南❤️ 如果覺得受益良多、想幫助更多無助的人,請你在文章下方幫米飛拍拍手,也歡迎轉貼給身邊需要的朋友家人!

更多意外跌倒【頸椎脊髓損傷失能治療】理賠指南

Stage1急診手術先保命 主要照顧者要堅強勇敢

脊髓損傷第一時間急診室鐵則「先保命、後保癱」,手術後進ICU加護病房觀察,生命狀態穩定後即可回一般病房。住院19天醫療總花費NT39,430,總理賠金NT260,765 閱讀更多

Stage2 漫長復健無盡頭 需要比想像中更多的堅持與毅力

意外跌倒送急診保命住院19天後,因醫療體制限制被迫要求轉院持續臥床治療;爾後每隔20多天即須轉院,台北區各大醫院復健『壯遊』長達近一年,醫療花費30萬,總理賠金NT779,227 閱讀更多

Stage3 失能認定難溝通 別忽視病患的心理需求

意外跌倒治療滿6個月以上,因治療再也無法啟復原作用,又經過家人與社工師多月的溝通,軍人出身的K伯伯終於願意進行失能認定,因神精障害無法生活自理最後依條款認定為二級失能,理賠金NT2,700,000 閱讀更多

所有文章內容/圖片未經創作者同意禁止複製/轉載重新編輯上傳!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