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學生時代的你痛恨升旗、朝會這種制式且無意義的晨間儀式,我奉勸你千萬不要踏入依舊移植舊式軍事管理思維的保險業務部門!
為什麼公司愛開會?
曾有心理學家表示「無能力者光是坐在那邊就有做事的感覺。」
頻繁冗贅無確切OKR(目標與關鍵結果)『佈道式』早會既無法協助業務員達成業績目標,也沒有真實增進職場能力,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存在只為讓主管刷存在感,也許廢除更好!
如果學生時代的你痛恨升旗、朝會這種制式且無意義的晨間儀式,我奉勸你千萬不要踏入依舊移植舊式軍事管理思維的保險業務部門!
為什麼公司愛開會?
曾有心理學家表示「無能力者光是坐在那邊就有做事的感覺。」
頻繁冗贅無確切OKR(目標與關鍵結果)『佈道式』早會既無法協助業務員達成業績目標,也沒有真實增進職場能力,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存在只為讓主管刷存在感,也許廢除更好!
回想過去在第一線服務保險客戶的那段日子,最讓米飛難忘的就是每年最後一季(10月~12月)的工作日。
這段特別的時間,總是會有保戶主動捎來問候。
這些問候讓人特別不舒服,因為言語中總藏著算計及暗示。
本篇將討論金融保險傳統「送年曆」失敗的品牌行銷策略,同時簡述2018年起由種籽設計與林務局局合作「翻轉公部門美學」如何重新定義年曆帶來的品牌價值、行動呼籲及模仿效應。
最近愈來愈多網路留言/私訊,希望米飛能介紹優質「有良心」的業務員供洽詢。
曾經,我站在市場第一線,看盡人心的善良與貪婪算計,我認識許多如流星般耀眼稍縱即逝的百萬業務,也認識默默耕耘溫暖守護每一個保戶的北極星保險業務。套一句宮鬥劇《甄嬛傳》說的『咱們能算計的,皇上當然也能算計!』客戶與業務之間真的只能上演權力遊戲嗎?
為什麼這個掌管家庭風險轉嫁工具的行業社會觀感如此低迷,甚至可說是會被歸為貸款/薦股/靈骨塔買賣等「黑五類」拒接來電電話?
文中將討論只要能繳出「良民證」和「高中畢業證書」的台灣壽險公司保險業務員,他們真的良知被狗吃了嗎?還是其實他們是含淚做公益服務社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