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台南意麵,除了『我家巷口』派的擁護者,呼聲最高的莫過於成功國小旁的「阿娥」以及友愛街上的「小杜」了!
【小杜意麵】下午4:30營業至凌晨,燈泡串穿插著祈福的紅色燈籠,即使早就過了晚餐時段,深夜的友愛街瀰漫著療癒的好吃麵香。
說到台南意麵,除了『我家巷口』派的擁護者,呼聲最高的莫過於成功國小旁的「阿娥」以及友愛街上的「小杜」了!
【小杜意麵】下午4:30營業至凌晨,燈泡串穿插著祈福的紅色燈籠,即使早就過了晚餐時段,深夜的友愛街瀰漫著療癒的好吃麵香。
胃弱的米飛不太吃粽子,但一年一度的端午『粽子節』總要吃一顆NT150的【再發號】完成台南媳婦儀式感。
既然一年只吃一顆,不如一起來吃【再發號】最棒的特級海鮮八寶粽子吧!
以瘦肉製作的肉圓內餡鹹而不甜,隨個人喜好添加蒜泥、辣根醬和台式哇沙米(綠芥末泥),清蒸軟而不爛的【武廟肉圓】一份三顆NT70,作為趕走小飢餓的點心十分合適。
老主顧認的是記憶中的味道不是招牌!台南知名鵝肉店「阿國」自從老老闆過世後如火如荼上演「台灣霹靂火」八點檔戲碼,分家後的鵝肉店由小兒子繼承店名、大兒子經營的【鵝國鵝肉】則來到中華西路另闢戰場。
震破耳膜的熱絡碰杯,廚房內場轟隆轟隆;鹽水、煙燻鵝肉拼盤先各來1/4隻(鵝)。
店員大聲用台語吆喝:『燒喔——』熱騰騰的筍子湯率先上桌,鵝香精華夾帶澎湃大量筍乾,喝到快見底就會立刻幫你補滿,只怕你吃不過癮!
台南免排隊古蹟咖啡廳第二彈【戎館】。
戎館、宮古座、世界館、大舞臺是日治時代的台南四大戲院。漢字『戎』的平假名唸作“yebisu” 也就是常聽到的惠比壽神。
也許因為名字中自帶福氣?其他同時期電影院早已消失在時代洪流中,戎館卻在2020得以修復容貌。
走上現代【戎館】2樓,坐在影廳前看無聲電影喝咖啡;如果前方站一個電影說書人「辯士」負責講解劇情,就更有穿越時空的幻覺囉!
相較高度觀光化的花園夜市或大東夜市,位於台南北區的小北夜市是在地人晚上嘴饞或不想煮飯時的外食好去處。
又酥又乾爽的褐色小方塊臭豆腐,淋上足量蒜味醬汁和滿滿的酸甜台式泡菜,配上結合黑白切精神的五香豆腐湯,坐在冷冽燈條下的小攤子小酌兩杯,台南的夜晚正開始熱鬧。
捨棄動物高湯與肉品,台南中西區『米街』這間吸睛度100分的純素中華そば,質樸的紅白布旗招牌,店內狹窄卻溫馨,推開拉門衝出迷人的好吃味道。
素沙茶、醬油、豆乳、味噌,調和高湯與Q彈麵條,讓人願意站在路邊耐心等候,只為來碗超越肉美味的純素拉麵。
“new” + “retro” 就是韓國近年的熱搜關鍵字NEWTRO,簡單來說就是重新把老派生活態度揉入五感體驗。NEWTRO不只是曇花一現的復古,而是感性狙擊時尚、飲食、藝術與生活美學。這樣的生活哲學結合商業模式,讓米飛想起發跡於新竹、致力『創舊』的春池玻璃【春室The POOL】。
2022年春天,春室在台南美術二館5樓新據點正式開幕囉!最令台南媳婦米飛期待的就是春室x阿霞共同推出台南限定餐點「啤酒滷肉米糕」。讓我們一同細細品味NEWTRO美感生活,為老派尋找新定義吧!
大多人聽到「酒樓」、「酒家」總直覺認為是影集《華燈初上》劇中那種賣曖昧的日式酒店或是《鬼滅之刃》中出現的遊郭;然而台灣日治時期留下來的酒家文化,多是文人雅士或政經菁英交流的場所。
「北有江山樓,南有寶美樓」
台南西門圓環上夜夜笙歌的寶美樓,有遊郭中賣藝不賣身的表演工作者,陪著台南紈絝子弟風花雪月,或與許丙丁、吳新榮、郭柏川這些文人雅士吟詩品畫。
寶美樓熄燈後,原址歷經許多不同的主人,2020年由連鎖咖啡店【多那之】華麗進駐,雖然無法百分之百還原昭和時代寶美樓,但仍可一窺紙醉金迷的往日風華。
避開國華街假日令人崩潰的『人體輸送帶』,位於保安路的阿龍香腸熟肉相對愜意,章魚/鯊魚/各種內臟/蔬菜每樣20元,再叫一碗肉燥飯增加飽足感。
一人一碟「台式關東煮」沾醬,甜油膏尬日式黃芥末,夾一片章魚腳沾滿醬汁。
啊!突然好想來杯生啤酒!